发布日期:2024-10-03 08:39:03浏览次数:
【专题】2018年浙江省★◆■★★■“智力运动进校园”校长论坛(慈溪阳光实验学校场)
9月19日,WTA官方消息★■,奥运金牌得主郑钦文确认出战2025赛季联合杯★◆★■,她将连续第二年在这项混合团体赛中领衔中国队阵容。
奥运会虽然已经结束★★■■◆■,但关于奥运会的热潮仍没有褪去。奥运健儿们在近期密集参加各路活动,都受到了追捧。然而,形成鲜明反差的是,新闻战线的■★“业务能力”却逐步下滑,不少提问甚至引起了运动员和网友的反感。
娱乐至死,新闻娱乐化★★■。如果一切公众、严肃话题均以娱乐化的方式呈现,那么后果将是灾难级的■★,体育新闻当然也包含其中■◆◆■★■。用无知的新闻击碎无知的大脑,这是对“娱乐的年代”最好的解释。
◆★“现在体育记者门槛这么低了吗?■◆★”“新闻学都白学了!”面对公众质疑★★■■★,部分媒体从业者是没有任何资格回击的◆★★◆★。
1985年,美国媒体人、媒体文化研究者尼尔·波兹曼出版了《娱乐至死》,大力抨击新闻行业逐渐变得缺乏理性、逻辑混乱、低幼油滑★■。很不幸◆◆★■★,当今的体育新闻行业也正向着这个悬崖大步迈进■◆■★◆★。在我国■■■★◆★,有个专有名词——“饭圈化★■”。体育饭圈化日益严重,全体体育记者应当扪心自问——我们有没有在体育饭圈化的过程中推波助澜■★■■?如果有,是什么?
部分记者肤浅、低俗的提问,恰恰表明新闻娱乐化是体育饭圈文化的助推器,新闻从业者不应以◆★■◆★★“流量至上为荣”,要爱惜自己的羽毛。
以偏概全,编辑碎片化★★。不少运动员有这样的困惑,明明认真回答了记者的问题,新闻视频中却只零星出现几句“搞笑的话”。体育记者需要明白,在新闻的编辑■★★★★■、剪辑过程中,不能只呈现部分“博眼球的事实★★◆”,而对于新闻事实本身不顾★◆◆。
无病,提问肤浅化。“拿到冠军■★◆◆,你开心吗■◆★■■?”■◆“你觉得某某城市美吗?★★■■◆■”体育记者需要明白,肤浅的问题是对采访对象极大的不尊重,无病的问题不仅会让采访对象大为反感AG欧洲厅,也会令观众、听众、网友直摇头◆★★◆◆。此类问题,幼稚、肤浅至极。
那么◆■★■,体育记者的提问肤浅化、编辑碎片化■■、新闻娱乐化是不是体育饭圈文化肆意蔓延的助推器?答案是显而易见的■◆。
体育界在积极行动★■◆★◆★,体育新闻界也应积极响应、积极行动。只有体育界◆★◆、新闻界形成合力■★■,才能扼杀体育饭圈文化的不正之风★★。体育记者不应以◆★★“提娱乐化问题”为荣■★◆、不应以“流量至上为荣◆◆”,更不应置身其中而茫茫然。体育记者应该对此予以坚决反对、坚决反击。体育总局此前曾举行过整治体育领域“饭圈”乱象专题工作会★★,提到“要坚决铲除畸形饭圈文化在体育领域滋生滋长的土壤★◆◆■◆”■★,体育记者正是这片土壤的播种者◆★■■◆■、培育者、守护者★◆★★★★,要◆◆■◆■“爱惜自己的羽毛”。所以,让“你最爱吃什么菜”这样的问题离开体育的土壤吧,这里真的不再需要它们。